返回

明灯易学实录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安星诀上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安星诀是初学者必看的一个最为关键的课程,但是古籍中提供的安星诀太过于简单,再加上没有图文的相配,更没有说明,所以让很多后学者望而却步。这里,紫微学院推崇中州派王亭之先生写的安星诀讲解部分,将它重新排版转载给大家,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安星的整个过程。此外,本文比较长,建议收藏本站后慢慢看。

  一、序论

  紫微斗数是由北宋年代开始发展的一门术数,它的前身是十八飞星。刺激起这门术数兴起的背景,是由于当时“五星”与“子平”的竞胜。

  原来我国古代推断禄命之术,最成功的是“五星”。它根据人的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,先排成干支八字,然后由八字根据公式计算,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五星,及太阴、太阳的行度,分布于十二宫位,总称之为“七政”。此外,另据公式布置二十八宿,及紫气,月孛,罗睺,计都等“四余”的宫度,并由此推算人的禄命。这种算命术,因此也就称为“七政四余”。

  但由于古代天文学的计算公式不精密,时间一久,即变成错宫失度,因此后来虽然有“琴堂派”兴起,另行里定“量天尺”,以及创立星嚁会合的新推断法,但依然无济于事,结果仍让“子平家“取得优势。

  “子平”可以说是截取“五星”推命术的上半截而发展出来的术数。一般相信,它兴创于唐代。它的推算方法是仍然根据人的生年、月、日、时起干支八字,称为“四柱”,然后根据八字的阴阳五行,生剋制化,刑冲破害,三合六合,业辰诸煞等等来推算禄命,再不理会“七政四余”在十二宫的分布了。

  “子平”之学,由宋代起,经历代文人学士的发展,至今已获得很大的成就,尤其是明代传为刘伯温所注的“滴天髓”,更将这门算命术发展成为哲理,清代陈素蓭相国启后承先,撰成“命理约言”,由是确立了所谓“书房派”的地位,与“江湖派”分成子平学的两大壁垒。其实“江湖派”也不是没有优点,他们比“书房派”多实际经验,因此理论虽然有所不如,却依然能够推断准确。一些历代相传的口诀,如“日坐比肩逢比劫,必然三度作新郎”,“癸水生人用戊官,少年定嫁白头夫”等,的确有一定的准确性。这些口诀,不少即由实际经验积累总结而成。所以“书房派”虽有文人学士宣扬,而“江湖派”却依然可以屹立不倒。这等于科学的发展。理论日日翻新,但实验却依然是理论的基础。

  紫微斗数的前身,“十八飞星”的兴起,则是另外一种以实验为主的推算禄命术,它的构思,是针对“五星”宫度不准的缺点,选择北极星作为主星,以此计算坐标。这样做的好处,是因为北极星对地球的相对运动为零,亦即对地面的观察者来说,北极星恒常不动,只有斗柄随着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而指向东、南、西、北的方位,等于绕着北极星旋转,每转一个圈,大致上即是一年。

  北极星的名称在在通俗称谓上很混淆,有称之为紫微,有称之为太乙,虽然以今日天文学的观点来看,这些称谓都不正确,但在宋元之际,这些俗称却一直流行。所以由北极星触发而成的术,既有推算地运的“太乙术”,亦有推算人命的“紫微斗数”。而初具规模的“十八飞星”,则是以紫微为主星,然后设立十八颗虚星,制定一套安星的程序,并用之推算禄命。

  这十八颗虚星是:天虚,天贵,天印,天寿,天空,红鸾,天贯,文昌,天福,天禄,天杖,天异,旄头,天刃,天姚,天刑,天哭。它们有些源于“五星”,有些袭取择日家的“丛辰”,有些则是假借星名。

  由于除紫微之外,十八颗飞星均属虚构出来的符号,所以“十八飞星”这一算命术便缺乏理论,全凭实践,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根据统计来修正自己的推断法则。这就有如“子平”的“江湖派”一样,不得不重视实践与统计。

  “十八飞星”的创立非常之粗躁,虽然后来在实践中创立了兼视“三方四正”的推算法,但有两个局限性,使这门术数不得不起革命。这两个局限性是:

  第一,“十八飞星”的十二宫沿袭“五星”,其排列次序为命宫,财帛,兄弟,田宅,子女,奴仆,妻妾,疾厄,X移,官禄,福德,相貌。这样一来,“三方四正”的结构便非常之不合理。例如命宫与妻妾宫相对,与子女宫及迁移宫在三方相会,即过分重视了家族的关系,至于兄弟宫与迁移宫相对,与妻妾宫及福德宫相会,则更难说明彼此的关系。

  第二,“十八飞星”分布宫位的程式规定得欠灵动性,使星盘成为一个呆板的结构,这样就另到统计与原则脱节。即是说,无论怎样修正原则,总难应用有限的原则以及呆板的星盘结构,来解释社会的现象与人际关系。

  紫微斗数的创立,是对“十八飞星”的重大革新。它改变了十二宫的排列顺序,重新订定宫位名称,如取消相貌宫之名,而正名为父母宫,这就使星盘中六亲齐备,同时每一个“三方四正”都是一个关系密切的有机组合,再加上星嚁系列重组,并且扩大,特别是“四化嚁”建立于一非常灵活的程式之上,于是使整个星盘能随着每个大限,每年,每月,每日甚至于每个时辰的天干而产生质的变化。由南宋启蒙,经元代,至明初,便已发展成熟,变成一个足以与“子平”抗衡的推算禄命体系。甚至可以说,在运势的细节推断方面,斗数还比“子平”更胜一筹。举例来说,“子平”可以算出财运好,但斗数却还可以推断所获者是什么性质的财,可以看出得财之年还有什么用钱的途径,由是判断财帛积聚与否。

  这种细节的推断,基础在于统计,由大量统计定出各种星系组合在十二宫的基本性质,再加上辅、佐、煞、化诸嚁的会合,使基本性质加强,削弱或改变,然后便可以据此推理,判断将会有什么事件发生,从而定出趋避之方。

  所以神数论命从来不认宿命,决不会说,某年你一定会怎样怎样,只会说,某年会发生一些什么性质的事。以婚姻而言,神数论命不会说某年你一定离婚,只会说,某年夫妻情感有变,原因是什么,可能发展到离婚,离婚之后,其演变会怎样,如果加以容忍,又会出现如何如何的变化。这样就可以容许后天人事的安排,因而才能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。研究紫微斗数,绝对不是迷信,因为它筑基于统计与推理。我们只可以说,这门术数带点目前科学所未能解释的神秘。

  亦正由于星系的基本性质统计而来,所以可塑性便相当大。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,星系性质亦应随之变异。例如古人认为,“武曲之星为寡星”,不利于妇女婚姻,那是由于古代妇女没有生财的能力,所以便不将武曲看成是财星之故,现代社会对此推断便应改变。笔者统计过近百个武曲星系坐守夫妻宫的女命,只要其人有职业,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婚姻美满,而家庭主妇则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婚姻出现问题。

  学习紫微斗数,亦一定要统计,发展,然后才可以适应时代,笔者所能提供给读者的,仅属于中州派所传的星系基本性质,以及各种变化,加上笔者统计发展而修订如关于血癌,鼻咽癌的预示,即为师传所无。但可以说,这些修订一定仍然不够全面,甚至可以说,只要目前的社会文化改变,笔者的意见便亦应随之改变,这样才能保持紫微斗数的灵活性与准确度。

  所以各位不必将笔者的观点视为金科玉律,只能视之为入门的指导,入门之后,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统计与实践,补充甚至修正笔者的说法。

  正由于这样,笔者也就无须藏私,不将自己的知识与心得公开。因为这根本不是私密。倘如能发展到用电脑来帮助统计,同时有更多人提供多方面的资料,笔者相信,紫微斗数的准确性便应更高。

  笔者公开自己的知识与心得,有两个目的,一个是纠正一般“伪科学”的看法,认为谈论紫微斗数即是宣扬迷信。另一个目的,则是想将已知的知识成为后来者发展的基础。倘如认为这些知识已无发展的余地,那便反而是固执与迷信了。

  前言

  学习紫微斗数,其实应该对起例(安星法)有深刻的认识,然后在飞动星盘推算时,才能觉得轻而易举,不必将精神分散在查星方面。例如,“天梁、擎羊、天刑”是一个重要星系,往往可以预示着生病动手术,或者涉及官司诉讼,倘如不熟“安星法”的话,在推算流年或流月时,见到天梁之后,满盘去找天刑或擎羊,和流运擎羊,流年擎羊,以至流月擎羊,那就往往会使精神分散,因而影响推断的精微与准确。

  由于熟悉“安星”是研究紫微斗数的基础,同时也是认识各星系组合必须具备的知识,所以前人的斗数著作,都特别注意“安星法”的传授。

  北派斗数名家张开卷先生在撰写“紫微斗数命理研究”一书时,用了差不多一半的篇幅来谈“安星”;名家陆赋兆先生撰“紫微斗数讲义”,上册亦全部讨论“安星法”,下册才论及十二宫的性质,由此可见“安星”传授的重要。

  但目前由于流行用查表的方法起星盘,学者便往往贪图简便,因而忽视了学习“安星法”的重要,以至在实际推断时茫然不知所措,无法将星系加以灵活组合。

  据笔者所知,张开
安星诀上(1/3).继续阅读
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